两会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一件大事。2018年的全国两会,从3月3日到20日,历时18天,是近25年来会期最长的一次。在这个月里,习近平各项重要活动几乎都与两会相关。
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,今年尤其引人注目。“宪法宣誓”更是将“两会进行时”推向高潮。
铮铮誓言,是依宪治国、依宪执政的庄严承诺;是许党许国、爱民为民的殷殷深情;是劈波斩浪、击水中流的豪迈姿态。
党的十八大以来,习近平高度重视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,多次阐明宪法的精髓要义,且以身作则、率先垂范,带头尊崇和执行宪法,激励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增强宪法意识,推动全面贯彻实施宪法。
本次两会进行的第5次宪法修改,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宪法,把党的指导思想转化为国家指导思想,把党和人民在实践中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、实践创新、制度创新成果上升为宪法规定,全面依法治国迈上新征程。
“必须牢记我们的共和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”“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,人民是真正的英雄”“有这样伟大的人民,有这样伟大的民族,有这样的伟大民族精神,是我们的骄傲”……20日,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,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。
近5000字的讲话,通篇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,处处彰显深深的人民情怀,句句宣示着神圣的责任担当。铿锵有力的话语,引起21次如雷掌声,久久回响在人民大会堂。
在习近平心中,“人民”二字的分量永远最重。
两会期间,习近平参加了多个团组的审议讨论。他的话语真诚、朴实、生动、精彩,新语、“金句”频现。
站在新的历史起点,深化改革谋求更好发展,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重要着力点,也是他两会的必谈话题。
综观本次两会习近平到团组参加审议、讨论的重要讲话,新意多多,处处闪耀着思想的光芒。
在参加政协分组讨论时,习近平提出“新型政党制度”这一全新概念,言虽简而理至深,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下,如何发挥“更广泛、更有效的民主”的辩证法、方法论深蕴其中。
作为内蒙古自治区选出的全国人大代表,习近平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提出了三个“扎实”发展良策,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、推进脱贫攻坚、推进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固有机地联系在一起,不仅以存在的问题为导向,为内蒙古的发展号脉开方,更是全国特别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良策,是理论联系实际、理论指导实践的典范。
在广东代表团参加审议时,习近平提出了“发展是第一要务,人才是第一资源,创新是第一动力”这一全新论断,首次将“发展”“人才”“创新”三要素并列到“第一”的高度,寥寥数字释放出强力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清晰信号。
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。“三农”向好,全局主动。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“乡村振兴战略”。在山东代表团参加审议时,习近平对乡村振兴战略作出了重点阐释,为“三农”工作作出了具体擘画。他提出的产业振兴、人才振兴、文化振兴、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这五个“振兴”,从内在精神到外在环境的新气象,再到建立健全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,内外结合、点面结合,为乡村振兴搭建起牢固的“四梁八柱”。
国无德不兴,人无德不立。政德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在要求。习近平在重庆代表团参加审议时,为广大党员干部上了一堂保持风清气正政治生态的“政德课”。他着重强调:“政德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。”系统阐释了党员干部为政之德的核心要义,即明大德、守公德、严私德,要求大家牢记“堤溃蚁孔,气泄针芒”的古训,“慎独、慎初、慎微、慎欲”,做到“心不动于微利之诱,目不眩于五色之惑”。牵住“牛鼻子”,抓牢“关键少数”,是习近平的治国理政之要。习近平的这一堂“政德课”,是“清心剂”,更是“警世钟”。
国防和军队建设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。围绕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,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,是今年两会的重要议题之一。在参加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时,习近平强调,要扎实推进政策制度改革,加快构建现代军事政策制度体系,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,坚定不移把改革进行到底。要坚持用改革的思路和办法解决练兵备战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,大抓实战化军事训练,加快提高我军战斗力。全军要坚决拥护和支持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,加强同有关方面协调配合,共同落实好跨军地改革任务。
习近平的两会“新语”,颇具新意、深意,值得我们细细品味,深深领悟。